魔幻的是,在咱们这个宇宙里,有两种“对你好”堪称绝唱。
一种,是渣男的嘘寒问暖,永远停留在口头,主打一个“多喝热水”的情绪价值输出,成本为零,收益看脸。另一种,是大部分公司的KPI驱动,PPT做得山响,口号喊得震天,又是赋能又是闭环,但一线员工和客户的体验,稀碎。
说白了,就是表演式关心。
这套逻辑,在很多地方,很多组织,都玩得贼溜。开会、发文、搞个活动拍几张照片,一套组合拳打下来,工作就算完成了。至于问题解决了没有,对方爽了没有?不重要,反正我的KPI完成了,我的报告有素材了。
所以,当你看到一个官方机构,尤其是一个负责处理“人”的麻烦事的机构,开始用一种近乎偏执狂的方式,把“对你好”这件事往死里磕,从表演变成肌肉记忆,从嘘寒问暖变成疏通下水道,那感觉,就有点东西了。
这事儿,就发生在贵州,那个山路十八弯,信息和快递都可能比别人慢半拍的地方。他们搞的这套针对退役军人的服务体系,堪称是把“海底捞”的服务精神和“富士康”的执行力,强行嫁接到了最基层的行政管理上,诞生了一个缝合怪。
一个能打的缝合怪。
咱们先得明白,做好退役军人服务,这事儿的难度系数有多高。
首先,这不是在平原上撒胡椒面,均匀覆盖就行。贵州什么地形?喀斯特地貌,山连着山,沟连着沟。一个村子在这座山头,下一个村子可能就在对面的云里雾里。退役军人散落在这些“神经末梢”,想搞“全覆盖”,光是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,就能把人逼疯。
其次,需求极度非标。张大爷可能因为战争创伤,需要的是心理疏导和长期医疗。李小哥刚退役,满脑子想的是怎么把部队学的驾驶技术变成饭碗,他要的是就业信息和技能培训。王班长家里孩子上学缺钱,急需的是助学金通道。每个人都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,一本厚厚的档案,根本没法用一个红头文件、一个统一政策就给打发了。
这活儿,最怕的就是变成“交差式”走访。工作人员开着车,跑到老兵家门口,送一袋米一桶油,拍张照,说几句“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你”,然后一脚油门,奔赴下一个打卡点。任务完成了,照片有了,报告好写了。但老兵的实际困难呢?还在那儿,一动不动。
贵州这帮人,似乎是铁了心要跟这种“表演型人格”对着干。
他们的第一步,简单粗暴,叫“织网”。从2018年开始,从省里一直到村里,五级联动,硬生生砸出来超过1.9万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(站)。这是什么概念?这就好比给整个贵州大地铺上了一层毛细血管,确保组织的触角能伸到最偏僻的角落。这不是面子工程,这是基础设施。没有这个网络,一切都是空中楼阁。
然后,是给这套网络系统装上一个“操作系统”。他们搞了个叫“四尊崇、五关爱、六必访”的清单。这种东西,外人听着像口号,但对于内部执行者来说,这就是一个强制性的SOP(标准作业程序)。它把模糊的“关心”二字,量化成了“欢迎仪式必须搞”、“座谈会必须开”、“上门必须去”这些具体的、可检查的动作。
这就杜绝了基层人员“不知道干啥”和“选择性干活”的可能。你的任务不是“去关心”,而是去完成清单上的这16个具体动作。
真正的骚操作,是在执行层面。
他们真的派人,用脚,一步一步去丈量那些山路。工作人员被要求“不漏一户、不落一人”,推开的不是门,是人心。百岁高龄的抗战老兵,腿上还有当年留下的伤疤,慰问组的人是紧紧握着他的手,听他讲过去的故事,而不是念稿子。这种时候,慰问金的数字可能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那种“我还被记得”的确认感。
更狠的是,他们不是去送温暖,而是去“找麻烦”的。
毕节的工作人员,跑到村里,跟驻村书记一起,一屁股坐到困难户赵德军家的板凳上,开口就问:“老赵,今年收成咋样?娃儿学费有着落没?” 这不是官话,这是亲戚之间才会问的家常。当得知助学金已经到位,这趟走访的核心KPI之一才算完成。
还有更魔幻的。有个60岁的老兵,办退休的时候发现档案丢了,这在很多地方,基本就意味着无尽的扯皮和跑断腿的证明。当地部门接到求助,一周之内,就在县档案馆的故纸堆里,把他1988年的《劳动介绍信》给翻了出来。问题解决。
一周!!
这种效率,哪像一个慢悠悠的行政机构,简直就是开了付费VIP通道的专案组。
如果故事只到这里,那这顶多算是一个执行力爆棚的感人故事。但贵州这套体系最核心的,也是最可怕的地方,在于它的“后半篇文章”——一个堪称变态的闭环管理机制。
他们把所有走访收集上来的问题,无论是家长里短,还是政策建议,全部录入一个系统,然后开始走流程:收集-研判-交办-督办-反馈-销号。
你品,你细品这套流程。
这不就是互联网大厂处理产品BUG的逻辑吗?用户(退役军人)提了个BUG(生活中的困难),客服(走访人员)记录下来,提交给产品经理和程序员(研判和交办),然后项目经理(督办)盯着进度,解决后通知用户(反馈),最后关闭工单(销号)。
通过这个闭环,数以万计的“个性化需求”,正在被系统性地解决。小问题现场就办了,复杂问题几个部门拉个会协同办,而那些反复出现的普遍性问题,直接就从源头推动政策的修改和优化。
这就厉害了。
比如,无数退役士兵回来后,发现报到、落户、社保接续这些事,要跑公安、人社、医保等十几个不同的衙门,每个衙门都要排队、填表、看脸色。这是个普遍痛点。怎么办?贵州直接搞了个“一件事”联办机制,把12个部门的业务,硬是整合到一个窗口,“一次办结”,办理时限压缩了70%以上。
这就是从“解决一个人的问题”升级到了“解决一类人的问题”。
他们甚至把服务做到了“退役前”。搞“送政策进军营”活动,在士兵退役前,就派人跑到部队里,开宣讲会,把从怎么计算工龄到怎么领创业补贴,掰开揉碎了讲清楚。这直接把“事后擦屁股”变成了“事前打疫苗”,大大降低了士兵退役后因为信息差而产生的迷茫和焦虑。
所以你看,这整件事的内核,已经不是简单的“拥军优属”了。它本质上,是一场在行政体系内部发起的,以“用户思维”为核心的流程革命。
它把退役军人这个群体,从一个需要被“管理和安抚”的对象,真正视为了一个需要被“服务和赋能”的客户。
最终的价值,也体现在这里。当一个人的后顾之忧被系统性地解决掉,他的能量就会被释放出来。退役军人周庭龙,在兴义市搞民宿和水果采摘园,遇到资金和技术难题,服务站的人帮他对接资源。他成功后,优先招退役军人和留守妇女,把自己的采摘园变成了村里的“致富站”。
这就是正向循环。
目前,贵州有9280个“兵支书”在搞乡村振兴,2366个“兵校长”在搞国防教育,13.4万退役军人参与志愿服务。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社会福利问题了,这是在把一个庞大的人力资源库,重新激活,变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宝贵力量。
说到底,真正的尊重,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,也不是印在纸上的条文。
真正的尊重,是把你的麻烦当成我的任务,把你的诉求当成我的KPI,并且建立一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、甚至有点一根筋的执行体系。
它可能看起来很笨重,很“土”,一点也不性感。
但它,极其有效。
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,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康乾配资-配资平台查询网-配资老牌炒股配资门户-上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