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这玩意儿比造一百栋摩天大楼还费劲!"黑海船厂的老厂长马卡洛夫盯着船坞里锈迹斑斑的钢铁巨兽,狠狠嘬了口烟屁股。1992年那个阴冷的早晨,当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官员围着68%完工的瓦良格号打转时,谁都没料到这艘航母会成为大国工业实力的试金石。
造航母这事儿,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。苏联鼎盛时期搞军工就像东北大妈腌酸菜——材料、配方、工序样样讲究。1985年黑海船厂铺下瓦良格号第一块龙骨时,全国8000多家工厂跟着转悠。特种钢材得用炼钢厂特供的"金刚钻",焊接工人个个都是"绣花针"级别的手艺。有个老焊工回忆:"甲板接缝要是能插进头发丝,整段都得扒了重来!"蒸汽弹射器的精密零件得从列宁格勒运来,拦阻索的弹簧钢得找第聂伯罗的军工厂现轧,就连甲板防滑涂层的原料都得专门从高加索矿区挖。
可谁能想到这艘7万吨的大家伙会变成"烂尾楼"?1991年圣诞节苏联散伙那会儿,船坞里的场景活像菜市场收摊——俄罗斯把能用的库兹涅佐夫号开走了,留给乌克兰的瓦良格号就像被啃剩的螃蟹壳。动力舱里锅炉还没装完,指挥塔的雷达屏幕框里能照见人影,更别提那些被顺手牵羊的铜线电缆。有个段子在船厂流传:要是把瓦良格号拆了卖废铁,够全厂工人吃三年红菜汤。
马卡洛夫当年那句大实话现在听着都扎心:"没有莫斯科那帮老爷们拍板,没有九个工业部当靠山,这船就是个铁棺材!"1998年乌克兰拍卖时,全世界的军火贩子都来看热闹。印度人嫌改装费够造三艘新船,韩国人盘算着拆钢板不如直接买现成的。最后澳门创律公司那个精明的老板,用买二十套豪宅的钱把这堆"废铁"扛回了家。土耳其人拦路要钱那会儿,黑海的老水手们都在赌这船能不能完整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——毕竟那锈蚀的船体看着比他们的假牙还不牢靠。
中国接手后的故事才叫绝。大连船厂的老师傅们初见瓦良格号时,有个老工程师蹲在甲板上抽了半包烟:"好家伙,这锈蚀程度赶上我老家的腌菜缸了!"但人家硬是像拼乐高似的,十年间把苏联的"半成品"盘活了。国产锅炉塞进去比原装的还带劲,歼15舰载机在甲板起降那天的录像,估计能让莫斯科的老兵们把伏特加喝出眼泪。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:辽宁舰用的特种钢材,配方还是从乌克兰买图纸时搭送的"赠品"。
如今尼古拉耶夫市的船厂旧址长满荒草,生锈的龙门吊像垂暮老人的骨架。当年参与建造的工人们偶尔聚会,总要为"要是苏联没解体"的假设吵得面红耳赤。而太平洋上巡航的辽宁舰,甲板的反光能照见三个时代的倒影——勃列日涅夫时期的野心,叶利钦时代的混乱,以及新时代工匠们给钢铁巨兽注入的第二春。马卡洛夫要是能看见,大概会摸着斑白的鬓角苦笑:"早说了这玩意儿得靠国运撑着,你们偏不信邪。"
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,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及时回应。
康乾配资-配资平台查询网-配资老牌炒股配资门户-上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